地藏莲社 》》佛学论坛 》》欢迎您!

首页 » 〖 佛学图片 〗 » 卍 佛教图片 卍 » 十八罗汉
如筏 - 2010-7-27 18:09:00




第壹尊
阿若憍陈如尊者
  阿若,意为了解,或译初知、已知、了教、了本际、知本际、无智;憍陈如,为其姓,意为族者。《佛所行赞转**品》:“以彼知法故,名阿若憍怜”。
  尊者最初乃是佛陀为太子时的五位侍从之一。太子命名时,他断言太子将会成佛。据《佛本行集经》卷二十五载,悉达多太子出家求道之初,他与其他四位侍从奉净饭王之命,亲伴苦行之太子在林中修道。后见太子废苦行,遂与其他四人离去。佛陀成道后,于鹿苑初转**,向他们讲四谛法。成为佛陀所度五比丘之一。乃佛陀最初之弟子。据《增一阿含经·弟子品》载,他为佛陀声闻弟子之一,宽仁博识,善能劝化,将养圣众,不失威义,为最早受法味而思惟四谛者,他成为比丘后的事迹不详,仅知在教团中为最长老,常居上座之位。
  于佛弟子中最先第一悟。
  阿若憍陈如,又作阿若多憍陈如、阿惹憍陈如、阿惹憍邻、阿若拘邻、阿若俱邻。或作憍陈如、憍陈那、拘邻若、枸邻、俱邻、居邻、居伦等。
如筏 - 2010-7-27 18:09:00



第贰尊
阿泥楼尊者
  阿泥楼尊者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
  古代印度迦毗罗卫国城之释氏,佛陀之从弟,关于其身世。《起世经》卷十、《五分律卷》十五、《众许摩诃帝经》卷二等载为斛饭王之子,《佛本行集经》卷十一、《大智度论》卷三则载为甘露饭王之子。据《佛本行集经》卷五十八、《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阿那律品》、《大智度论》卷十一等载,尊者与阿难、难陀、优婆离等于佛陀成道后回乡之时出家为弟子。出家后的阿泥楼,修道精进,堪为楷模。他曾于佛陀说法中酣睡,被佛呵责,乃立誓不眠,以致患眼疾而失明。然以修行益进,心眼渐开,终于成为佛弟子中“天眼第一”,能见天上地下十方域之六道众生。佛陀入灭之际,他侍立于涅槃床前守护。佛陀涅槃后,他曾参加第-次结集,贡献卓著。
  阿泥楼,又作阿那律、阿尼庐陀、阿□楼驮、阿难律、阿楼陀。意译作无灭如、无灭、如意、无障、无贪、随顺义人、不争有无。
如筏 - 2010-7-27 18:09:00




第叁尊
有贤无垢尊者

  有贤无垢尊者,即无垢威德菩萨。垢,指妄惑污秽净心,即烦恼。佛教有六垢、七垢之说。
  据《大方广三戒经》卷上载,尊者位居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之下,但具有普贤、文殊二菩萨的慈悲与功德。他已远离了一切烦恼,眼界清净无所不见,能呈现佛祖所具有的一切非凡神通。智慧之光无所不照,并且能照及已往与未来。能在所有佛刹寺院显现自己无量的功德身相。能不知疲倦地到达一切皈依了佛教的地方。他施慧于万物,却不居德自傲,依然心地寂静、思绪不乱。在世间弘扬佛法,引导众生脱离苦海,到达极乐的彼岸。
如筏 - 2010-7-27 18:09:00



第肆尊
须跋陀罗尊者
  须跋陀罗尊者,为佛陀入灭前最后接受教诫而得道的一位弟子。  据《大唐西域记》卷六等载,须跋陀罗尊者原为古印度拘尸那城的一名外道婆罗门,但聪慧多智,根机敏利,修习已得五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如意通)。年一百二十岁,始改信佛法。他闻佛将在娑罗林中涅槃,乃急奔佛所前往拜谒,于其夜出家受戒,净修梵行。据称,佛陀料其将至,预先告知大弟子阿难在夜里将他引至床前,佛陀为他讲授八圣道等佛教奥义,入夜未久,即成阿罗汉,并于佛陀之前行取灭度。
  须跋陀罗,又作苏跋陀罗、须跋陀、须跋。薮婆头楼,意译为“善贤”、“好贤”、“善好贤”。
如筏 - 2010-7-27 18:09:00





第伍尊
迦留陀夷尊者
  迦留陀夷尊者学问高深,为佛陀出家前的宫廷老师。为佛弟子中恶行多端之比丘,六群比丘之一。后与其妻子善岁皆皈依佛教,出家为僧。
  据《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七、《四分律》卷十四等载,迦留陀夷其身极黑,尝夜行乞食,时天黑暗,乞至他家,他家妇人正怀身孕,于闪电中乍见之,谓鬼神来,乃惊怖堕胎,后闻迦留陀夷为佛弟子,妇人乃发声恶骂。如来知之,即制定过午不得乞食之戒。又,《中阿含》卷二十九《龙象经》、《长阿含》卷十二《自欢喜经》、《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二等诸经,迦留陀夷有同名异人数人。
  迦留陀夷,又作迦楼陀夷、迦庐陀夷、迦路娜、迦庐。或作黑伟陀夷。意泽为大粗黑、黑曜时起、黑上等。
如筏 - 2010-7-27 18:09:00



第陆尊
闻声得果尊者
  闻声得果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闻,谓可听;声,为五尘之一耳根所对之境;据《持地论》说:“从他闻声而通达,故名声闻,”《大乘义章》卷十七则谓“闻如来之言教而悟解,故曰声闻。”得果,为三乘圣人各得自乘之果法。
  闻声得果尊者乃闻佛声而豁然悟道,当下领会四谛之理,得到了修行的果实,断见思之惑,证得阿罗汉果,往生于不生不灭的涅槃极乐境界。
如筏 - 2010-7-27 18:09:00


第柒尊
旃檀藏王尊者
  旃檀藏王尊者,即月支国国王迦腻色迦王。
  迦腻色迦王系贵霜王朝之第三世王,是印度政治史上、文化史上之关健时代。据《大唐西域记》载,时值佛陀入灭后四百年,即公元一世纪左右。他继阿育王之后支配全北印度。在印度佛教史上,与阿育王并称为护持佛法之二王。。他开始信奉琐罗亚斯德教,不信罪福,轻侮佛法。据《付法藏因缘传》卷五载,王征服中印度华氏城,和议时要求华氏城赔偿九亿金宝,马鸣大师在摩竭陀国华氏城传教,信者极众,华氏王以马鸣菩萨及佛钵代替,王十分高兴,于是迎请马鸣回国,并受马鸣善萨之感化始归依佛教,后来对佛教尽力护持,建立说一切有部之寺院,并召集胁尊者、世友、法救、觉天等五百圣众,于迦湿弥罗结集三藏(经、律、论佛典)。在其统治的时期,月支国高僧辈出,佛教得到普遍的弘传,有力地促迸了大乘经典的编纂。
  旃檀藏王又作罽腻迦王、旃檀罽呢吒、罽腻伽王、坛罽腻吒王、割尼尸割王、迦腻瑟吒王。
如筏 - 2010-7-27 18:09:00


第捌尊、
施幢无垢尊者
  施,布施;幢,名驮缚若,又称计都,丝织之旗幡。置于佛前,藉以表麾群生,制服众魔;无垢,指清净而无垢染。施幢无垢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
  施幢无垢尊者虔诚地归依佛法,对佛陀极为尊敬,他一方面布施一面旗幡于佛前,以赞述佛法,另方面又谨守戒律,刻苦修习,已臻于清静无染、佛性纯洁的境界,证得阿罗汉果。
如筏 - 2010-7-27 18:09:00



第玖尊
憍梵波提尊者
  梵波提,号牛相比丘。
  他精通佛法,德行高尚。曾受舍利弗之指导。据云:他在过去世,因摘一茎之禾,有数颗谷粒堕地,遂于五百世中受生牛身,所以还遗留有牛之习性,食后常如牛之虚哺咀嚼,故有“牛相比丘”之称。由于其态度纯重,因而表现恬淡无争之宽宏气度。佛陀怜悯其常遭人毁谤,而堕于众苦,乃命住仞利天宫尸利沙圆修习禅定。佛陀入灭后,迦叶等诸尊者结集法藏时,遣人至天宫将其迎回,尊者始知世尊及舍
  利弗等已入灭,未久,亦归寂。
  梵波提,又作憍梵跋提、笈房钵底、伽为拔帝、伽梵波提、伽傍簸帝、迦为拔抵、憍恒钵、房钵底。意译为牛迹、牛司、牛主、牛王、牛呞、牛相。
如筏 - 2010-7-27 18:09:00


第壹拾尊
因陀得慧尊者
  阿若,意为了解,或译初知、已知、了教、了本际、知本际、无智;憍陈如,为其姓,意为族者。《佛所行赞转**品》:“以彼知法故,名阿若憍怜”。
  尊者最初乃是佛陀为太子时的五位侍从之一。太子命名时,他断言太子将会成佛。据《佛本行集经》卷二十五载,悉达多太子出家求道之初,他与其他四位侍从奉净饭王之命,亲伴苦行之太子在林中修道。后见太子废苦行,遂与其他四人离去。佛陀成道后,于鹿苑初转**,向他们讲四谛法。成为佛陀所度五比丘之一。乃佛陀最初之弟子。据《增一阿含经·弟子品》载,他为佛陀声闻弟子之一,宽仁博识,善能劝化,将养圣众,不失威义,为最早受法味而思惟四谛者,他成为比丘后的事迹不详,仅知在教团中为最长老,常居上座之位。
  于佛弟子中最先第一悟。
  阿若憍陈如,又作阿若多憍陈如、阿惹憍陈如、阿惹憍邻、阿若拘邻、阿若俱邻。或作憍陈如、憍陈那、拘邻若、枸邻、俱邻、居邻、居伦等。
如筏 - 2010-7-27 18:09:00


第壹拾壹尊
迦那行那尊者

  迦那行那尊者,佛祖的声闻弟子。“迦那”为其名。“行那”,意为在逆境中,于所学诸法不得不失,不来不去,心身安住无所动,是一种好品德。
  佛教戒律规定,僧众必须着僧衣,免冠露顶。据《舍利弗问经》载:尊者为比丘时,曾外出化缘,行至一个名叫大林的村落时气候突变,酷寒无比,耐寒的鸟兽悉被冻死。值此危难之际,他内着僧衣,外罩俗衣,方免于一死。他能于困境中知道权便,尽管身着俗衣,然身心安住,佛教信仰竖定不移,尊者具有上述品德,故称“迦那行那”。
如筏 - 2010-7-27 18:09:00


第壹拾贰尊
婆苏槃豆尊者
  婆苏槃豆尊者,俗称世亲菩萨。古印度罗阅城人,姓毗舍。旧译作天亲,乃世人亲近供养之意。为无著菩萨之同母弟,被禅宗尊为西天二十八祖之第二十一祖。
  尊者父光盖,母严一,家富无子,父母乃祷佛塔求子,一夕,母梦吞明暗二珠,觉而有孕,后一月果产一子,即尊者。年十五,礼光度罗汉出家,感毗婆诃菩萨为其授戒。未师事闍夜多之前,常一食不卧,六时礼佛,清静无欲,为众所归。闍夜多欲度之,乃对众云:“我不求道,亦不颠倒;我不礼佛,亦不轻慢;我不长坐,亦不懈怠;我不一食,亦不杂食;我不知足,亦不贪欲。心无所希,名之曰道。”他闻其说,遂发无漏智,后继闍夜多衣钵,宣通佛经,广化众生,行化至后那提国时,付法予摩奴罗,跏趺而逝。
  又据考证,世亲有同名之二人,即著《俱舍论》之世亲和无著之弟世亲。之所以将二人混同,系因真谛所译之《婆薮槃豆法师传》之载,以二人为一人。
  婆苏槃豆,又作婆槃豆、筏苏槃豆、筏苏畔徒、婆薮槃头、婆修槃头。
如筏 - 2010-7-27 18:09:00


第壹拾叁尊
法界四乐尊者
  法界四乐尊者即天台慧思(515--577) ,南北朝时代之高僧。武津(河南上蔡)人,俗姓李。世称南岳尊者、思大和尚、思禅师。为我国天台宗第二代祖师(一说第三祖)。
  尊者自幼归佛乐法,心爱《法华》。曾持经入坟冢中读诵,读毕深受感动,对经涕泣,于梦中受普贤菩萨摩顶戒,顶上遂隆起肉髻。年十五出家,师事天台初祖慧文禅师,得授观心之法。曾因慨叹虚受法藏,放身倚壁,遂豁然大悟,深得法华三味。他最早主张佛法之衰微即未法时期,故确立对阿弥陀佛与弥勒佛之信仰。注重禅法之践行,亦注重义理之推究。
  北齐天保五年(554),尊者至光州、不分远近,为众演说,长达十四年之久。又,尊者于河南南部之大苏山传法于智顗,智顗大师之众门弟子中最为杰出者。陈代光大二年(568)始入湖南衡山(南岳),悟三生行道之迹,讲筵益盛,鼎止十年,遂有“南岳尊者”之称。山中常有瑞兆显现,天童为之侍卫。曾受到宣帝礼遇,尊称“大禅师”。太建九年,言“佛来迎我”,晏然而化,世寿六十三。
  著作有《法华经安义》一卷、《诸法无诤三昧法门》 二卷、《大乘止观法门》四卷、《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一卷。
如筏 - 2010-7-27 18:09:00



第壹拾肆尊
优楼频螺尊者
  优楼频螺尊者,本名摩诃迦叶,又叫摩诃迦叶波。梵语“摩诃”意为“大”,故又称为大迦叶。为三迦叶之一。尊者善行头陀,热心供养僧伽,被称为“头陀第一”。“供养第一”。
  尊者生于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郊的一个婆罗门家庭。后信奉佛教,归依佛陀。在十大弟子中,以严格遵守头陀行而著名。“头陀行”是古印度的一种苦行,修行者必须行脚、乞食、露宿,禁止各种欲望,即通称的苦行僧。据说有一次佛陀曾劝他,年纪大了,不必再竖持苦行,被婉言谢绝。
  相传佛陀在灵鹫山为众弟子说法,有大梵天王献金色波罗花表示敬意。佛陀拈花示众,众弟子不知何意,只有尊者当下破颜微笑。于是佛陀高兴地宣布: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于摩诃迦叶。中国禅佛教以心传心、“拈花微笑”的典故即出于此。佛陀圆寂后,他召集各地长老,主持了佛教史上第一次结集,由阿难诵出经文,优婆离诵出律典,整理诵出释迦以往的教导,使大家明确遵守。从而使佛教经典得以保存流传。“据说他后来隐身于王舍城郊的鸡足山中,等待将来弥勒佛降世时,再出世转交佛陀遗留的衣钵,协助弥勒佛教化众生。在佛十大弟子中,他与阿难被称为”二贤者“,常被安置在释迦佛像的两边。
  优楼频螺,意译作木瓜林,因在林下修道而得名,此尊与第099尊法藏永劫尊者为同尊,可互参。
如筏 - 2010-7-27 18:09:00


第壹拾伍尊
佛陀密多尊者
  佛陀密多,古印度提伽国人,姓毗舍罗。著名禅师,为西天二十八祖中之第九祖
  据《付法藏因缘传》卷五、《传法正宗记》卷二、《佛祖统记》卷五等载,尊者德厚而具大智慧,受佛陀难提(付法藏第八祖)付嘱,善巧方便度化众生,摧灭异学。其时,国王崇信外道,轻毁佛法;师自持赤幡,行于王前,经历多时,王始召之,尊者至王所,求与外道对论,以无方论屈服对方:复与王论义,挫其邪心,令信正法;又教化尼乾子,令其弟子五百人归佛。后付法予胁比丘而示寂。又据《婆薮槃豆法师传》载,尊者为世亲之师,(2640 下)著有《五门禅经要用法》。
  佛陀密多,又作伏驮蜜多、佛陀蜜多罗、佛陀蜜,意译觉亲。此尊与第048尊为同尊,可互参。
如筏 - 2010-7-27 18:09:00



第壹拾陆尊
那提迦叶尊者
  那提迦叶,为三迦叶之一。迦叶,意译饮光,因其通身光炎,能映余光,使不现,故名饮光;那提为河名,尊者在河边生,故以为名。
  尊者即优楼频螺迦叶之弟,伽耶迦叶之兄。据《增一阿含经》卷十五、《佛本行集经》卷四十、《过去现在因果经卷》四等载,尊者初为事火外道,领三百弟子住尼达禅河下游。其时,佛陀成道,游化苦行林,度其长兄,那提遂与其弟共率弟子归佛入道。据称,尊者习意寂然,降伏结业,精进修行。
  那提迦叶,又作难提迦叶、曩提迦叶、捺地迦叶波,略称那提。那提,意译江、河、治恒。故或梵汉并举为江迦叶。河迦叶、治恒迦叶。
如筏 - 2010-7-27 18:09:00


第壹拾柒尊
那延罗目尊者
  那延罗目尊者为过去世佛,早于佛陀之前出世,弘传教法。涅槃后有住持大塔
  据《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十七载,佛陀曾对弟子们说:那延罗目等过去诸佛的住持大塔,是现在佛、菩萨、弟子依止处。以往的菩萨都尽心护持,现在我等也要恭敬地护持供养。无论现世抑或来世,众弟子都要以塔寺为住处,护持供养,永志不忘诸佛的教法。过去诸佛的寺塔遍布四天之下,众佛弟子在四天之下居住,在四天之下弘扬佛法,传播教义,犹如法雨普降,充满世界。
  那延罗目,又作那罗延窟。
如筏 - 2010-7-27 18:09:00


第壹拾捌尊
佛陀难提尊者
  佛陀难提尊者,古印度迦摩罗国人,被禅宗尊为西天二十八祖中第八祖。
  尊者头有肉髻,辨材无碍,以慧解善说胜服当世。据《景德传灯录》等书载,七祖伐苏蜜多来该国说法,佛陀难提要求与他论义,伐苏蜜多说:”仁者论即不义,义即不论,若拟论义,终非义论“佛陀难提听罢大为钦服,说:”我愿求道沾甘露味。“伐苏蜜多便将他剃度而授具足戒,付正法眼藏于他。佛陀难提受教出家后,率徒众四处弘传佛法。行至提伽国城毗舍罗家时,见屋舍上有白光上腾,知有圣人,求家主施舍侍者,家主遂舍令其子出家,是为伏陀蜜多。佛陀难提将法眼藏付嘱于伏陀蜜多,偈曰:”虚空无内外,心法亦如此。若了虚空故,是达真如理“伏陀蜜多则以偈赞曰:”我师禅祖中,当得为第八。法化众无量,悉获阿罗汉。“其时佛陀难提即现神变,然后恢复本样,俨然端坐,归于涅槃。涅槃后,众人塌造宝塔葬其全身。
  又据《付法藏因缘传》卷五载,弥遮迦以正法付尊者,令其流布胜甘露味,尊者转大**,摧伏魔怨,然后付法予佛陀蜜多。另据《宝林传》载,佛陀蜜多从尊者受法,尊者从婆须蜜受法,婆须蜜从弥遮迦受法。
如贤 - 2010-7-27 18:09:00
哇!经典图片![em2][em19][em20][em10][em11]
蓝天 - 2010-7-27 18:09:00
[em4][em2][em14][em19][em20]
小不点 - 2010-7-27 18:09:00
[em11][em13][em16][em19][em9][em10][em20]
1
查看完整版本: 十八罗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