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莲社 》》佛学论坛 》》欢迎您!

首页 » 〖 佛学图片 〗 » 卍 佛教图片 卍 » 罗汉相
如贤 - 2010-7-27 18:09:00

十八罗汉
3039

第一位:宾头卢尊者「坐鹿罗汉」
3040

第二位:迦诺迦代蹉尊者「欢喜罗汉」
3041

第三位,迦诺迦跋厘惰督尊「举钵罗汉」
3042

第四位,苏频陀尊者「托塔罗汉」
3043

第五位,诺巨罗尊者「静坐罗汉」
3044

第六位,跋陀罗尊者「过江罗汉」
3045

第七位,迦理迦尊者「骑象罗汉」
3046

第八位,督罗佛多罗尊者「笑狮罗汉」
3047

第九位,戌博迦尊者「开心罗汉」
3048

第十位,半托迦尊者「探手罗汉」
3049

第十一位,侯罗尊者「沉思罗汉」
3050

第十二位,迦犀那尊者「挖耳罗汉」
3051

第十三位,揭陀尊者「布袋罗汉」
3052

第十四位,伐那婆斯尊者「芭蕉罗汉」
3053

第十五位,阿氏多尊者「长眉罗汉」
3054

第十六位,注荼半托迦尊者「看门罗汉」
3055

第十七位,迦叶尊者「降龙罗汉」
3056

第十八位,弥勒尊者「伏虎罗汉」



宾头颅尊者

释迦牟尼的四大声闻之一,十八罗汉的第一位,为梵语Pindolabharadvaja的音译,又为宾头卢婆罗堕,宾头等。意为「捷疾」。出身婆罗门贵族,原来是拘舍城优填王的大臣。他出家后,证得阿罗汉果。并以神通见长,他虽然是罗汉,但还爱在人家面前卖弄本事。据「十诵经」载,佛陀在王舍城时,树提居士将一木钵高高悬起,并声言若有沙门能不用梯杖取下此钵,钵便归其所有。尊者即入定,用神通力腾空而起取下木钵。佛因他在未受戒人面前妄自显弄神通,不准他入于涅盘,命他率一千阿罗汉常住人间,造福世人。

相传东晋高僧道安曾梦见尊者,因不得入涅盘,住在西域,愿相助弘扬佛法,请以饭食供养。因此在寺院中,常将尊者之像供奉在食堂中,又称「长眉罗汉」。


迦诺迦伐蹉,迦诺迦跋厘惰阇

十八罗汉的第二,三位,为梵语Kanakavatsa,Kanakabharadvaja的音译。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佛陀遇到迦诺迦伐蹉虔诚地礼拜,迦诺迦伐蹉见到佛陀感到很高兴,佛陀为他讲了「四种结业」(即杀生,盗窃,邪淫,妄言)。「四处恶行」(即永无满足之自私的贪欲,忌妒交狂之恼怒的嗔恚,所做行业之后果的恐惧,执断执常知己见的愚痴)和「六种不应做的事」「即嗜酒,好赌,闲荡,沉迷歌舞,爱交恶友,懒惰)...等等。迦诺迦伐蹉听后,茅塞顿开,成了佛陀的弟子,并证得阿罗汉果。又被后人称谓「喜庆罗汉」。

迦诺迦跋厘惰阇是个很容易冲动的人,佛陀特地为他讲了长生童子的故事,使他不再和其它的人争吵,由于他化缘的时候每次都是举起铁钵向人化缘,修成罗汉后,被世人称为「举钵罗汉」。

苏频陀

十八罗汉的第四位,为梵语Suvinda的音译。是佛陀的关门弟子。他常常手扥一塔,因塔是为葬佛舍利的,所以此塔便成为佛的象征。他为表示怀念和追随佛祖,特制一塔随身携带。所以苏频陀尊者又称「托塔罗汉」。


诺距罗尊者

十八罗汉的第五位,为梵语Nakula的音译。他出家前是艺名勇猛的战士,后来出家,佛陀让他静坐,放弃从前当士兵时的那种粗鲁,野蛮性格。但他静坐时仍显出大力士的体魄。所以他又称「静坐罗汉」。


跋陀罗尊者

十八罗汉的第六位,为梵语Bhadra的音译。意为「贤」,他是佛陀的一名侍者。传说他主管洗浴事,有些禅林浴室供其相。跋陀罗的母亲怀孕临盆时把他生在了跋陀罗树下,所以给他取名为跋陀罗,跋陀罗出家后称为罗汉。据称,他曾乘船去东印度群岛传播佛教,因此后世称他为「过江罗汉」。


迦理迦尊者

十八罗汉的第七位,为梵语Karika的音译。他是佛陀的一名侍者。他本是一位驯象师。象的力量非常大,耐劳又能致远,也是佛法的象征,所以世人称他为「骑象罗汉」。


伐阇罗弗多罗尊者

十八罗汉的第八位,为梵语Vajraputra的音译。他身体魁梧健壮,仪容庄严凛然。据说,由于他往生从不杀生,广绩善缘,故此一生无病无痛,而且有五种不死的福力。故又称他为「金刚子」,深受人们的赞美,尊敬。

虽然他有如此神通,但勤修如故,常常静坐终日,端然不动。而且能言善辩,博学强记,通晓经书,能畅说妙法;但他难得说法,往往终日不语。他的师兄弟阿难诧异地问他;「尊者,你为何不开一次方便之门,畅说妙法呢?」尊者答到「话说多了,不一定受人欢迎;尽管你句句值千金,却往往会令人反感。我在寂静中可得法乐,希望大家也能如此。」尊者经常将小狮子带在身边,所以世人称他为「笑狮罗汉」。


戍博迦尊者

十八罗汉的第九位,为梵语Svaka的音译。意「贱民」,可见他的出身低微或曾被阉割为宫中为奴。戍博迦原是舍卫城的乞丐,后为佛陀收留为弟子,深感佛陀法力无边,很快修成阿罗汉果,被称为「开心罗汉」。


半托迦尊者

十八罗汉的第十位,为梵语Panthaka。意「路边生」,可见他是各私生子。为一大富长者的女,与迦奴私通,逃到别国,久而有孕,临产思归。于中路产子,如是覆生第。长名「摩诃般陀」,弟名「周罗般陀」。译成汉语,兄叫「大路边生」,弟叫「小路边生」。兄聪明弟愚钝,后二人皆修成罗汉。半托迦是兄,弟叫「注茶半托迦」,为第十六罗汉。

半托迦打坐时常用半跏跌坐法,打坐完毕即双手举起,长呼一口气,又称「探手罗汉」。


侯罗尊者

第十一位,是佛祖释迦牟尼的亲生儿子,出家成为释迦的十大弟子之一,号称“密行第一”,住毕利杨瞿洲。他表情深沉,仿佛在思考什么问题,所以人们又称之为「沉思罗汉」。


那迦犀那尊者

十八罗汉的第十二位,为梵语Nagasena。意「龙军」,常称「那先比丘」。是佛学理论家,二十岁具足戒,后修证阿罗汉果。那先比丘到古印度西北舍竭国见国王弥兰陀,应国王的问,以各种比喻广泛说明人生无常,善恶报应等佛法,以及佛教徒修行等问题,所有都加载《那先比丘经》里。是对佛教基本教义的最大阐发。又称「挖耳罗汉」。


因揭陀尊者

十八罗汉的第十三位,为梵语Ingata。因揭陀生于中印度一首相之家,是首相的独子,但他却没有因此而贪图享受,他一心想出家,但却遭到家里的反对,几经辛苦终于在他的国王的帮助下跟佛陀出家了。另一说法是他是古印度的补蛇人,经常携带一个布袋进山补蛇,以免行人被蛇咬伤。故又称「布袋罗汉」。


伐那婆斯尊者

十八罗汉的第十四位,为梵语Vanavasin的音译。伐那婆斯尊者是一个沉静有礼,谦虚好学的人。他静心听讲,不但佛陀说的,而且其它人说的都用心去听,有一次,弟子们都在听目连尊者说法,目连说了四句佛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四句概括了佛教的的宗旨。伐那婆斯深受启发,后他深思好学,很快就得了阿罗汉果。由于他常在芭蕉下用功,故又称「芭蕉罗汉」。


阿氏多尊者

十八罗汉的第十五位,为梵语Ajiata的音译,阿氏多因长相异常丑陋,被父母赶出家门,只好出门行乞,但人们都被他的容貌吓着了,没人愿意施舍他。他只好藏入山林,靠山泉野果为生,但就连山中的鸟兽也怕他,,阿氏多孤苦伶仃地过着野人般的生活,佛陀知道后,就入山中度化他,阿氏多见到佛陀和比丘的身影就逃之夭夭。佛陀变成一位丑陋如鬼的人去接近阿氏多,阿氏多见到一个相貌跟自己差不多的人,先是惊讶,接着便高兴地说「我们都一样丑,一样寂寞,就做个好朋友把」佛陀说「好的。好朋友,我先敬你这钵中的饭吧」阿氏多一听,便把饭吃光,当他吃完后,却见眼前的人变成了个俊秀的人。他奇怪的问为何他变成好看的人。佛陀指着远处在坐禅的比丘说;「我刚才吃饭时,恭敬的看着那位比丘坐禅,这恭敬的心得到果报,我就变得端正了。」阿氏多十分高兴的说;「要能这样就好了,丑人太苦,我真想变的端正些。」便恭敬地瞧着比丘坐禅。这时,佛陀现了他的真面貌,光辉遍体,端庄慈祥。阿氏多不由自主地跪在佛陀面前,请求出家,佛陀高兴的说;「好,我收你为弟子。」阿氏多在佛陀的身边,勤修苦学,不久就成了阿罗汉果,又称「长眉罗汉」。


注荼半托迦尊者

十八罗汉的第十六位,为梵语Oudapanthaka的音译。注荼半托迦尊者是第十位尊者「半托迦」尊者的弟弟,在半托迦尊者的接引下,注荼半托迦也跟着佛陀修行了,但注荼半托迦生来迟钝,出家四个月一句偈语也学不全,但在佛陀的精心点化下,不久也证德阿罗汉果。佛陀送给他以根锡杖。他化缘时就在人家门口摇动锡杖以求布施。故他又称「看们罗汉」。


降龙尊者

十八罗汉的第十七位,即是「迦叶尊者」,他是在清朝由乾隆皇帝钦定的。据《法住记》说,以上十六位罗汉是佛陀的十六位大弟子,佛命他们常驻人间普渡众生。

另一说法是第十七位罗汉是《法住记》的作者「庆友尊者」。

传说古印度有龙王用洪水淹那竭国,将佛经藏于龙宫。后来降龙尊者降服了龙王取回佛经,立了大功,故称他为「降龙尊者」。


伏虎尊者

十八罗汉的第十八位,即是「弥勒尊者」,他是在清朝由乾隆皇帝钦定的。另一说法是第十八位罗汉是「四大声闻」中的「君屠钵叹」。


传说伏虎尊者所住的寺庙外,经常有猛虎因肚子饿长哮,伏虎尊者把自己的饭食分给这只老虎,时间一长了猛虎就被他降服了,常和他一起玩耍,故又称他为「伏虎罗汉」。

水晶心 - 2010-7-27 18:09:00

十六罗汉
3057

第一尊者,宾度罗跋啰惰阇
3058

第二尊者,迦诺迦伐蹉
3059

第三尊者,迦诺迦跋厘惰阇
3060

第四尊者,苏频陀
3061

第五尊者,诺距罗
3062

第六尊者,跋陀罗
3063

第七尊者,迦理迦
3064

第八尊者,伐阇罗弗多罗
3065

第九尊者,戍博迦
3066

第十尊者,半托迦
3067

第十一尊者,罗怙罗
3068

第十二尊者,那伽犀那
3069

第十三尊者,因揭陀
3070

第十四尊者,伐那婆斯
3071

第十五尊者,阿氏多
3072

第十六尊者,注荼半托迦


1.宾度罗跋罗堕阇尊者︰宾度罗尊者是印度的十八种姓之一,是婆罗门中的望族。宾度罗尊者本来是印度优托延王的大臣,后发心出家,修得正果。

2.迦诺迦伐蹉尊者︰他是古印度的主要论师之一,其论述佛理的功力尤其深厚。迦诺迦伐蹉尊者在演说时,常带笑容,因论述喜庆而远近闻名,古称为欢喜罗汉。

3.迦诺迦跋厘堕阇尊者︰迦诺迦跋厘堕阇的特点是化缘时与众不同,他化缘时高举铁钵。待他成道后,世人都称其为“举钵罗汉”。

4.苏频陀尊者︰通常所说的“托塔罗汉”,就是指苏频陀尊者。托塔罗汉托七层宝塔,佛法通灵,威而不怒,道行高深。

5.诺距罗尊者︰“诺距罗”译为汉语是大力士之意。诺距罗尊者原是一个战士,力大无比,出家后随师傅精修佛学,后成正果。

6.跋陀罗尊者︰“跋陀罗”的音译是“贤”。东印度群岛的佛教,最早是由跋陀罗尊者传过去的,因此称之为“过江罗汉”。
7.迦理迦尊者︰迦理迦尊者本是一个驯象师,追随佛陀修行后而成正果,名为骑象罗汉。

8.伐阇罗弗多罗尊者︰伐阇罗弗多罗尊者身材魁梧,十分健壮,仪容庄严。他的称号之一是“金刚子”,后世称为“笑狮罗汉”。

9.戍博迦尊者︰相传中在唐朝唐玄宗时期来到长安的善无畏尊者,就是戍博迦尊者,人称“开心罗汉”。

10.半托迦尊者︰半托迦尊者被称为“探手罗汉”,因其单盘膝法而得名。

11.啰怙罗尊者︰啰怙罗尊者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善于沉思,在沉思中超凡脱俗,故称之为“沉思罗汉”。

12.那伽犀那尊者︰那伽犀那尊者的耳根最利,取其挖耳之形,称之为“挖耳罗汉”。

13.因揭陀尊者︰因揭陀尊者即是布袋罗汉,原为印度的一个捉蛇人。他捉蛇是为了不让人被蛇咬。捉到的蛇拔去毒牙后,又放回深山。

14.伐那婆斯尊者︰伐那婆斯尊者出生时正在下雨,雨势很大,芭蕉树被雨打得沙沙作响。其正果后,被称为“芭蕉罗汉”。

15.阿氏多尊者︰阿氏多尊者无比端正,生来就又两条长长的眉毛,故称为“长眉罗汉”。

16.注荼半托迦尊者︰注荼半托迦尊者是佛陀的亲近弟子之一,长得很武威,善于破除邪魔。

思乡 - 2010-7-27 18:09:00
不错,老如辛苦
如贤 - 2010-7-27 18:09:00
偶尔辛苦一下!哈哈!
悟航 - 2010-7-27 18:09:00
贊嘆!!南無阿彌陀佛!!
佛乐禅韵 - 2010-7-27 18:09:00

[em20][em11][em2][em2]


         给是世间最美的事,


    但不求回报这个世间就是别人给我们的,


  我们还应给别人![em13]


您辛苦了![em3]



「该帖子被 佛乐禅韵 在 2006-7-5 9:49:14 编辑过」
1
查看完整版本: 罗汉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