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都市快报 发布日期:2006-09-27 |
![]() |
李忠摄 中新浙江网9月27日电 北峰茶香、合涧沉钟、玉液重泉、灵鹫飞来、冷泉猿啸、御碑亭、灵隐寺、法喜寺、法净寺、法境寺、永福寺、中印寺。 今年国庆,灵隐景区整治首批推出上面12个景点,记者昨天用一天时间逛了逛新景点,为大家探了探路。 暮鼓晨钟,听世外梵音要赶早,早上7:00就可从家里出发,天气凉爽,桂香浮动,最是宜人。 沿灵隐路一直前走,抬头北看,便是北峰茶香,北高峰下,溪流环绕一片茶园,景点内还有一块碑,相传清康熙年间宰相黄机曾葬于此。 前行两分钟,是灵隐景点入门广场,广场上有新建重檐歇山顶亭———御碑亭。亭内石碑,一面刻“灵隐”两字,另一面刻康熙皇帝第二次南巡时赐给时任扬州知府高承爵的《灵隐》诗。 进灵隐景区,沿新铺青石板上行,左边是“冷泉猿啸”,元末这曾是“钱塘十景”之一,亭内原有牌匾,“冷泉”为白居易所题、“亭”字为苏东坡后来添上,可惜现已不存。整治后,此处包括冷泉亭、呼猿洞、壑雷亭,青山澹澹、溪水潺潺。右边,便是大名鼎鼎的灵隐寺。 沿石路再往前走,约十分钟有个小山门,抬头眺望,永福寺掩映在青山间,五分钟后便到了永福寺,此庙和灵隐寺同龄,也有1600多岁,同为东晋慧理禅师创建,后几经兴废,现在重新建造。 下得山来,是“白乐人家”,这里原是白乐桥农居点,整治后恢复了山地民居风格,白墙黑瓦,小桥流水人家,用于服务游客,可在此小憩。 上午游玩告一段落,下午可以走走天竺路。 沿天竺山支脉而建的上、中、下天竺,合称“三天竺”。北宋咸平年间,杭州知府张去华到天竺向观音祈雨应验后,前来祈福的人纷至沓来,“三天竺”名声越来越大,“天竺香市”成为西湖传统盛事。 从灵隐景点出来,沿天竺路走20分钟,便是下天竺。内有法镜寺,慧理法师建灵隐寺后,于东晋咸和年间(330年)创建“下天竺翻经院”,用作翻译佛教经典,后转为法镜寺。 游完下天竺,沿天竺路行,右手有山有水,一路慢慢欣赏,走上500米,是中天竺的法净寺,古寺建于隋开皇十七年,寺后有枫木坞、千岁岩等景点。 上天竺的法喜寺离中天竺约1公里,创于五代吴越王时,原名天竺看经院,清代乾隆时改名为“法喜寺”,这是天竺三寺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寺庙。内有藏经殿、两峰堂、千佛阁、水月楼、皇华馆等。 走完三寺,正是夕阳西下,山水掩映间,遥闻山寺暮鼓,可洗烦扰,可清尘心。作者:王佳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