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谐钦、堆谐、擦擦、格萨尔说唱、藏戏……洁白的哈达配上色彩斑斓的珍珠、绿松石、红珊瑚,向首都观众展示西藏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也向全国各族人民展示西藏新的变化、新的生活和新的发展——
“手捧圣洁的哈达,这是一朵高山的雪莲,这是洁白的羊群、雪山的江河,这是我们的颂歌,这是新时代的祝福。我们把哈达献给祖国,祝福祖国繁荣富强;我们把哈达献给世界,祝福世界充满阳光。”
9月7日晚,西藏自治区代表团将在保利剧院把这份吉祥的祝福送给首都观众。“这是一台丰富多彩、色彩斑斓的晚会。我们想给观众传达一种西藏在腾飞的情绪。”承担此次演出任务的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团长丹增贡布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丹增说,按照自治区节目筹备领导小组的要求,本届会演的主题是:充分展示西藏历史悠久、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这种歌舞艺术在新的环境机遇下得到了保护和新的发展,并且得到了藏族人民的认可。
为此,以亚依导演为首的主创班子进行了新的尝试,力图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西藏丰富多彩的文化和火热的现代生活。在保留原有优秀节目如《飞快舞步》、《林中琴声》、《彩铃传情》等基础上,新创作了《乐舞》、谐钦无伴奏重唱《金色旋律》、《阿里踏舞》等。
“谐钦是‘大歌’的意思,一般在非常庄重的场合表演,是西藏历史最悠久的歌舞艺术之一。以前很少搬上舞台,这次我们进行了尝试。”亚依介绍说。但是这种尝试不是原样照搬,而是有了新的艺术改进。“原来谐钦是不分声部的,有也只是双声部,我们把它分成了4个声部,加入了女声。”亚依说,这样一来,和声更加明确,也更细腻。
为了更好地把握西藏各地歌舞的神韵,主创班子作了很多努力:为了创作表现阿里人民生活、舞蹈的《阿里踏舞》,他们请来了曾在阿里呆过半年的老师来讲阿里的壁画艺术;为了展现康区的铃鼓舞热芭的风采,他们从昌都请来了热芭艺人达瓦……“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让这台晚会更有西藏特色,展现西藏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亚依说。
据丹增介绍,经过主创人员4个多月的努力,观众将看到3种类型的节目:一种是传统歌舞,如《多彩哈达》、《高原欢歌》等;一种是民俗歌舞,如《阿里踏舞》、热芭《放歌西藏》等;还有一种则是宗教歌舞,如具有浓郁宗教色彩的《乐舞》,用的是西藏的“擦擦”来表演乐舞。“擦擦”也叫“脱模泥塑”,藏传佛教艺术中雕塑的一种。“我们还把大法会用的佛教乐器与现代乐器相结合,用石琴、鼓、钹、钉等乐器演奏,乐器的品种大大增加。”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扎西多吉说。
曾有人质疑是否能把古乐、格萨尔等容纳到一台歌舞晚会中,性格直率、酷爱艺术的亚依说:“为什么不可以?”她认为,歌舞是一个大板块,可以用各种颜色来拼。这次她就创造性地使用了古乐和格萨尔。
爱美的亚依用项链来比喻她这台歌舞晚会的创作:“如果说哈达是一根将节目串起来的线,我们以往总是串上珍珠。这次我们则换了另一种方式,不仅串上珍珠,而且还串上绿松石、红珊瑚,再串上珍珠,这样交替的效果,也许比单纯的珍珠要漂亮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