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莲社 》》佛学论坛 》》欢迎您!

首页 » 〖 地藏莲社 〗 » 卍 佛门法讯 卍 » 莹洁宝像:上海玉佛寺
兰花有约 - 2010-7-27 18:07:00






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东口的繁华闹市里,座落着一座幽静古朴的佛教寺院——玉佛寺。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玉佛寺是因为寺内的两尊玉佛而得名并闻名遐迩的。一尊是被称作“镇寺之宝”的释迦牟尼坐像,高1.95米,由整块玉石雕琢而成。佛像结跏趺坐,左手掌心向上放在左腿上,作禅定印,表示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静虑入定,最后觉悟成佛右手自然下垂,手指触地,称“触地印”,表示佛在生前为众生做了种种奉献,修了种种菩萨行,这一切唯有大地作证。佛像脸部丰满,眉如新月,双眼半开,双唇紧闭,含着安详、温和微笑。让人称奇的是,不管你站在哪个角度,玉佛总在安详注视着你。这座佛像雕琢精细,佛像的袈裟边缘以及右臂的臂钏上,饰有一百多颗翡翠、玛瑙等宝石。整个佛像发出品莹透剔的光泽,使佛像呈现出安详宁静、仁厚慈爱的神态。这座佛像现供奉在玉佛寺的玉佛楼上。


另一尊是卧佛堂里珍藏着的卧佛像。这尊像由一整块汉白玉精雕而成,长96厘米,身披袈裟,偏袒右肩,右手支头号侧卧在红木榻上,与北京香山卧佛寺的卧佛造型相同。卧佛像又称释迦牟尼涅槃像,表现的是释迦牟尼80岁时,在拘尸国郊外娑罗双树下涅槃(佛教追求的最高境界)时的状态。脸部神情平和宁静,安详自然,面带微笑。身上衣纹条圆滑流畅,表现出精湛的雕琢水平。


追溯这两座玉佛的来源,就能了解到玉佛寺的创建与兴衰。


清朝光绪初年,浙江普陀山僧人慧根法师云游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后,从西藏出国到达印度和缅甸。他见缅甸藏美玉,就募化了白金二万多两,在缅甸国王的支持下,开取玉,聘请西藏的能工巧匠精心刻造,做成五尊玉佛像,“且以宝石巨珠为饰,金容汇合月,七宝庄严”。1899年,慧根从海上将五尊佛像运回上海,留下两尊供上海佛教徒膜拜瞻仰,另三尊运回了普陀山。有一种说法是:当时,轮船招商局没有起重机,这两尊佛像太大,无法起运,就留在上海了。


最早的玉佛寺是1900年建立在吴淞江湾车站之侧,由慧根法师的弟子本照法师任持。辛亥革命后,寺毁于兵火,仅玉佛幸存。一度以盛宣怀舍殚根路(今维安路)别墅为寺,供奉玉佛。1918年起,佛教禅宗支派临济宗僧人可成法师在今址建新寺。经过十年的“躬营奋筑”,相继落成了佛殿、楼阁、斋厨等仿宋寺庙建筑群,使玉佛寺“丹艧觚绫,崇宏壮丽,蔚为巨刹,甲于海上。”


中国建立后,玉佛寺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多次进行拨款进行维修。1963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亲自陪同斯里兰卡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来到玉佛寺,参加为纪念斯里兰卡前总理班达拉奈克诞辰64周年举行的纪念法会。周总理与僧人们亲切交谈,听取了情况介绍,嘱咐道:“这座寺院很好,一定要管理好,保护好。”


“文化大革命”中,在市委的保护下,各级政府、有关单位和广大干部群众及寺内僧人相互配合,使整个寺院建筑完好地保存下来,经卷佛像、法器法物也安然无恙,两座玉佛完好无损,一切佛教活动都停止了,但有几位僧人在寺内,每日以糊纸盒谋生。


1976年10以后,为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玉佛寺又重新作为佛教活动场所恢复开放,成立了“玉佛寺管理委员会”,流落僧人纷纷回寺。还拔出资金,对年久失修的寺庙进行了维修。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玉佛寺交从自己管理,由上海市佛教界人士按寺庙体制推了方丈、监院等僧职。1979年由真禅法师担任玉佛寺的住持,恢复了佛教十方丛林制度。玉佛寺僧人为管理好寺庙,还成立了寺务会,管理寺内的事务并逐步开展佛事活动。从1981年起,恢复举办各类佛事法会。1984年以来,每年春天都举行华严佛七法会,深爱佛教徒的欢迎。1985年方丈真禅法师主持,玉佛寺举行了隆重的传戒法会。现在,玉佛寺有僧人一百多名,分布在客堂、禅堂、库房、衣钵寮四大寮口,按照丛林规章管理着寺庙。


玉佛寺恢复佛教活动后,不少年轻信徒要求出家。从1982年起,玉佛寺开始青年教徒剃度出家,并举行了学戒堂,向青年僧侣佛学知识和佛门礼仪。1983年,上海市佛教协会在玉佛寺恢复了上海佛学院。1942年,玉佛寺住持远尘法师曾在寺内创办了上海佛学院。邀请镇江竹林寺震华法师任院长兼教务长,招收学僧30人。后因种种原因办。1983年9月,停办了40年的上海佛学院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招了50多名学。上海佛学院的宗旨是:培养一批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相当佛教学识,并能密切联系信教群众的年轻僧才。学院分预科班、正科班和研究班三个等级,学制均为两年。学员们在这里要系统地学习佛学概论、遗教三经、中国佛教史、沙弥律义、印度佛教史、语文、历史、政治经济学、外语、古代汉语、中国哲学史、周易、老庄、中论、百认、摄大乘论、中观今论以及圆觉经、维摩诘经等课程。至1989年,已有70多名学生毕业,分卦玉佛、龙华、静安三大寺担任执事等职,为寺庙管理充实了新的力量,有的年青僧人从研究班毕业后,留在佛学院任教,充实了佛学教师队伍。


玉佛寺现占地面积约11.6亩,建筑面积8856平方米。玉佛寺建筑师承宋代寺院风格,中轴线上排列着天王殿、大雄宝殿、玉佛楼三重殿堂,东西两侧配建有观音堂、铜佛殿、卧佛堂、怀恩堂、禅堂、斋堂等,并开设了文物室、法物流参通处和素斋餐厅,共有堂舍200多间。全寺建筑布局整齐,结构精巧,金碧辉煌。


天王殿内正中供奉着一尊泥塑镀金的弥勒像坐像,只见他袒胸露腹,笑容可掬。弥勒佛像背后     是一尊护法天神韦驮像。韦驮手持金刚杵(断烦恼、镇恶魔的法器),显得勇猛威严,护卫着整个寺院。天王殿两侧供尊着四大天王像,佛教认为是他们分别镇守四方天下,保护佛法源远流长。


大雄宝殿是寺内的主体建筑,宽7间,进深5间,外观为宋式两层宫殿式建筑,古朴庄严。殿正中是释迦牟尼佛,两侧分别是阿弥陀佛和药师佛,三尊大佛趺坐在莲花座上,神态安详。佛像通高4米,全身披金,使整个殿堂都显得金光灿烂肃穆庄严。释迥牟尼佛头顶上方的藻井上,绘述着释迦牟降生时的裸体法相和九龙吐水为他沐浴的漩涡形条纹图,生动有趣。


大殿两侧不是十八罗汉像,而是塑着护持佛法的天神——二十诸天像,他们是帝释天、诃利帝南、紧那罗、坚牢神、摩醯首罗天、大功德天、金刚密迹、大摩利支天、月宫太阳、菩提树王、大梵天、散脂大将、鬼子母、韦驮天、星宫月府、四臂不动天、大辩才天、日宫太阳、娑竭龙王、阎摩罗王等。


三尊大佛的背后是一幅海岛观音的巨型彩塑。画面上观音站立在鳌头上,四周许多善财童子正在进行“五十三参”(向53位有佛法、善知识者参学佛法),并得到观音菩萨的教化。


壁塑下部是造型各异的十八罗汉像,有的平和慈祥,有的刚劲勇猛。一般寺院都把十八罗汉排在大雄宝殿的左右两侧,而玉佛寺把他们安排在海岛观音塑像的下边,独具特色。

兰花有约 - 2010-7-27 18:07:00







观音殿里供奉着一尊明代铸造的青铜观音像。铜佛殿里供奉的是明代青铜铸阿弥陀佛像,高约3米。右手曲臂向上,作施无畏印。左手下垂作与愿印,表示发愿接引佛教徒往西方极乐净土。这两尊青铜塑像,条线流畅、神态自然,吸引大批游人香客前来观赏进香。


在玉佛寺里,还珍藏着许多珍贵的佛教经典和文物。如在玉佛楼里,珍藏着(乾隆版大藏经),共178函,1662余,7168卷,还有民国时期影印的宋代《碛砂藏》、《频伽藏》(即《频伽精舍校刊大藏经》、日本的《大正大藏经》和《续藏经》及《藏文大藏经》)等。这些卷帙浩繁的藏经,都是极为珍贵的佛教经典。


在佛教文物展览室里,收藏着北魏、唐、宋、明各代青铜器、石雕佛像、菩萨像、唐人写经及历代字画,其中不少是佛教造像艺术的珍品。北魏青铜佛像为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年)所造的释迦佛立像。佛像上身略向前倾,高肉髻、螺发,面部安详慈和,右手施无畏印,左手作与愿印,衣纹平直下垂,线条流畅。佛的背后是火焰纹背屏,上有3尊浮雕坐佛像。背屏后刻有铭文。


北朝石雕药师佛像雕于东魏武定元年(543年),像高23.5厘米,宽11.5厘米,正中为药师佛结趺而坐,高肉髻,脸部丰满,双耳垂肩。右手屈臂上举,作施无畏印,左手手掌朝下,作与愿印。下为方形底座,背后为舟型背屏,上饰以花纹;左右各有一石刻小站佛。雕像石质微黄,细腻如玉。整座雕像构图简洁,技艺娴熟,是北朝石刻艺术之精品。


明代枣木观音像通高150厘米,由整根枣木雕刻而成。这尊观音像,身材修长,婷婷而立,给人一种飘逸的动感,美妙动人。观音双颊丰润,眉目清秀。雕刻者巧妙地运用枣木的自然生成之态,使像的身躯顺着枣树本来的变度略成弧形,观音的头部略向左侧,给人一种动态的感觉。衣纹洗练简洁,服饰雕刻精细,显示了明代艺术家的聪明和智慧。


清代木雕灵驾山:佛经称,古印度摩揭陀国有座灵鹫山,释迦牟尼曾多年在这里弘扬佛法。这座木雕高约2米,山峦层进,怪石嶙峋,佛、菩萨、罗汉、天王等佛像分布各处,有的骑兽,有的谈笑宴坐,有的读经论道,形态各异。整个塑像涂抹金粉,光彩夺目,反映出清代木雕工艺的出色成就。


玉佛寺自恢复开放以来,在对外接待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成为上海市对外友好交往的一个重要窗口。佛教寺庙不仅仅是信徒烧香拜佛的活动场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地,是开展对外交往的一个窗口。


玉佛寺法务活动


本寺地处上海繁华市区,但仍遵照农禅并重的丛林古制精神,组织全体僧众、职工、发扬“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优良传统,坚持各种服务性劳动。


现在,寺内为信众服务的素斋部、法务流通处和上客堂等的收入(包括外汇收入),约占全寺总收入的三分之二左右。特别是素斋部,高质量的饭菜和第一流的服务,博得海内外信徒和广大游客一致好评。很多海外游客在素斋部用餐后赞叹地表示:这是他们在中国旅游期间所尝到的最符合营养科学、最可口的美餐,下次来上海,一定再来玉佛寺!有的说:真应该经常回来看看,吃素斋增福延寿。


寺内僧众的修持,保持了良好得道风。


1、              日常修持。全体僧众(包括设在玉佛寺的佛学院学僧)每天上殿做早晚功课二次,早课清晨四--五时,晚课下午四--五时,从不停辍,寺内僧众概不例外。


2、              农历初一、十五,全寺僧众集中到禅堂坐香,斋堂诵戒。


3、              农历腊月初一至初八,全寺僧众在禅堂举行禅七,为期七天。期间停止寺内一切活动(日常事务安排值班人员),杜门谢客,一心办道,自身修持。


4、              农历四月初一至初八,举行华严佛七法会,由方丈分别选讲《华严经》中的<普贤行愿品>、<十地品>、<三昧品>等各品,为期七天。


5、              清明节和冬至节,分别举行佛七法会,为期七天。


6、              佛、菩萨诞辰,举行祝诞普佛法会。近年来,寺内举行过多次重大佛事活动。一九八二年春,曾举行玉佛寺建寺一百周年纪念法会,由方丈宣讲<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九八五年春,玉佛寺开坛传戒,受戒弟子来自全国各省市,共六百余人。同时举行寺内全堂佛像开光仪式。


一九九零年五月,举行寺内卧佛堂大玉卧佛开光仪式,海内外信徒近千人参加。为满足海内外信徒的需要,玉佛寺对外举行一些佛事活动,其中约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为海内外信徒举行的。由于做佛事的时间、仪轨均保持源远流长的传统丛林风格,因而受到海外信徒的赞扬,认为僧众威仪整肃,唱念认真,世所罕见。


这些佛事活动,成为沟通海外佛教与祖国联系的一种纽带,增强了他们叶落归根、怀念祖国的信念,提高了他们回国探亲访友的热情。玉佛寺良好得道风,赢得了海内外信徒的赞誉,认为真正做到了“庙像庙,僧像僧”,堪称丛林中之典范。除此以外,本寺还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佛教关于开展佛教教学的优良传统。寺内僧众积极支持上海佛教协会办好上海佛学院,院内的教务工作和总务工作,均由玉佛寺的僧职人员具体负责,从而使它成为一个丛林化的佛学院。


法会活动:


清明佛七:3月29日4月4日农历二月二十四日至二月三十日)上午八时至下午四时(第三、六天晚上三法师焰口)


众姓水陆:6月8日6月14日(农历五月初七至五月十三日)上午八时开始(法会七永日)


冬季佛七:12月15日12月21日农历十一月二十日十一月二十六日)上午八时至下午四时(第三、六天晚上三法师焰口)


禅七法会:12月26日至2001年元月2日(农历十二月初一至初八日)每日清晨六时至晚上七时


放生法会:每月农历初八日 清晨五时半


开光法会:每月农历十八日 上午九时


延生、往生供:每月农历二十八日上午九时半、下午一时半


星期佛学讲座:农历正月初九起 每星期日下午二时至四时


坐禅班:农历正月二十三日开办 每星期日上午九时至十时半

(中国佛教文化信息中心提供)
1
查看完整版本: 莹洁宝像:上海玉佛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