峻秀蕴灵的大理苍洱境内,其佛艺盛况被誉为“苍山与洱水,佛教之齐鲁”,而南诏大理国也被称为“妙香佛国”。 在大理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活的白州各族人民,长期以来,一直倡导人心和美,人际和善,自然和谐。大理,是一个诗情画意的人间佛国,一个个人居住环境绝佳的人间仙境,一个遍地人性阳光的妙香福地。大理,以其深厚博大的文化底蕴、宽厚包容的人文气息, 用丝绸的飘逸、沱茶的醇香,佛祖的福泽。感召我们与她亲近、感悟生命的光彩!
佛教约在唐开元二年(714年)传入大理地区的,最初传入的是大乘佛教密宗的阿吒叻教派。相传最早来传播佛教的是印度僧人赞陀崛多,明万历《云南通志》记载:“赞陀崛多神僧,蒙氏保和十六年,自西域摩伽陀国来,为蒙氏所崇信。”佛教传入后,由于得到南诏王室的支持,得以迅速发展,成了南诏国的国教,高僧李成眉、寿海、十了等辈出。由于推崇国教,修建了崇圣寺。 《蒙段诸异僧》记载:“原崇圣寺初建于诏初,为诏王阁罗风与吐蕃国师赞错证盟处,为吐蕃使臣驻地。”大理国内史《大理国僧分五类》载:“蒙氏崇道敬佛,而于城西建八大寺、四道观。其中最壮观为崇圣寺,国师居寺中”。到了南诏丰佑时,重用海寿大法师,法师献策:“以南诏为佛国,重修崇圣寺为护国大崇圣寺”。于是,崇圣寺香火更旺,成了著名的“佛都”,是国王、大臣和香客们礼佛的好去处。 到了大理国时期,“国教”佛教更加兴盛,除了密宗外,还信奉禅宗、华严宗等。佛教已成为大理国王朝用来巩固政权的工具,历代国王都争相建寺、造塔、铸佛、写经,礼佛成为朝野上下竟相仿效的时尚。从《大理国张胜温画卷》“利贞皇帝礼佛图”,可以遥见当年的情景。《南诏野史》记载:“帝好佛,岁岁建寺,铸佛万尊。”并且在大理国时期,官员都要从僧侣中选拔,而王室的成员很多人都出家为僧。记史籍记载,大理国的22位国王中,就有9位“逊位为僧”,成为中国历史和世界佛教史上一个非常奇特罕见的现象。南诏大理国这种十分崇尚佛教的遗风,一直被延续下来,影响了后面的朝代。 元朝郭松年在《大理行记》中记载:“此邦之人,西去天竺(印度)为近,其俗多尚浮屠法,家无贫富皆有佛堂,人不以老壮,手不释数珠。一岁之间,斋成几半,绝不茹荤饮酒,至斋毕乃己。”所以,大理佛国香烟萦绕,十分奇妙,大理又被称为是“妙香佛国”。 2006年7月12日至14日在大理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举行崇圣寺开光大典系列文化活动。届时国内一流专家将云集大理共同探讨佛教文化经大理传承流变;108位海内外高僧大德将齐聚崇圣寺共同祈祷世界和平,祖国统一,民族团结,风调雨顺,和和美美。崇圣寺方丈升座仪典;绝世珍宝、云南福星——阿嵯耶圣观音将重新回到大理;崇圣寺三塔文物将举行装藏仪式;大理剑川木雕形式展现的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院之宝《张胜温梵像画卷》面世;中外百名摄影家走进魅力大理大型摄影文化艺术等活动也将在开光盛典期间拉开帷幕。 千载佛都盛世重光,今生不容错过!让我们一起来期待在巍峨的苍山与柔美的洱海之间演绎的民族文化盛典。 大理游集团提供资料 新浪旅游云南栏目 林琳、刘伟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