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10
圖:釋永信敢於創新,帶領少林寺走向現代化(資料圖片)
穿一身黃色袈裟、戴著沉甸甸念珠的釋永信,生活在河南嵩山少林寺這座千年古剎裡。雖然如此,他也要花費大量時間乘噴氣式飛機到世界各地訪問,與荷里活名人過往甚密。美國《洛杉磯時報》日前刊登一篇題為《功夫僧人趕時髦》的文章,描繪了這位融佛教文化與現代企業文化為一體的成功宗教人士。
釋永信,俗名劉應成,安徽穎上人,一九八一年出家入少林寺,六年後承師衣缽成為住持。一九九九年正式升任方丈。現年四十歲的他是少林寺一千五百年歷史中最年輕的方丈之一。
釋永信初到少林時,這座位於河南嵩山的古剎蕭條不堪。少林寺曾經綿延數英里,僧眾達二千人之多,但當時只剩下十二名老僧,靠耕種一小塊土地為生。一九八二年,由李連杰主演、首部在少林寺拍攝的香港功夫片《少林寺》上映,首次為這座古剎帶來國際聲譽,如釋永信所言:「這部電影就像為少林寺做了一個大廣告。」
掌權革新迭出奇招
對這位「少林CEO」而言,給少林寺做廣告、以少林寺的名聲牟利並沒有絲毫不當。他掌權後,帶領少林寺作出了一些非常大膽的現代化舉動。
一九九六年,釋永信為少林寺建立了中國首家寺院網站,而當時聽說過互聯網的中國人還寥寥無幾。接下來的舉動更是驚人:釋永信在網上披露了一些此前被視為最高秘密、只傳給入室弟子的武功秘笈;將此前與世隔絕的僧人派往世界各地,表演和推廣源自禪宗的少林武術,還考慮讓少林武僧登上拉斯維加斯的舞台,進一步打開了少林寺的大門。
除了方丈以外,釋永信在少林寺還扮演著多重角色。他的最新角色是擔任一部關於少林武僧傳奇故事的電影的製片人。這部電影投資二千五百萬美元,預定在二○○八年北京奧運會期間上映。他還在籌備一個由全球功夫高手共同參加的真人秀電視節目。
現代化是必由之道
他說,少林僧人生活在新時代中的,就應該利用電影、電視節目和互聯網這些技術,讓它們為佛教和傳統文化服務。
釋永信還是第一批送身穿黃袍的僧人學習MBA課程、取得學位的方丈之一,「我們過去與世隔絕,如今必須與人打交道。我們需要獲取知識,學習新技能,比如學習英語,了解計算機,並且出國留學。」
然而問題在於,人們對少林寺的了解越多,就越希望從少林品牌中分一杯羹。隨著中國向市場經濟轉型,少林寺現象對有些人來說只不過成了另一次巨大的商機。從火腿腸、汽車、武術學校到防盜門,形形色色的商品開始用少林寺的名義來推廣自己。一九九七年,少林寺就成立公司,聘請律師向商標侵權現象開戰,引起了巨大轟動。
釋永信坦言:「看到我們進行保護商標和拍攝電影這類活動,有人認為這不太妥當。」但他說:「我們這樣做恰恰承襲了傳統。歷代僧人都必須適應社會的變遷。我們是僧人,但我們也是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