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一套今推《格达活佛》
长江日报

为纪念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20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格达活佛》,今晚开始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隆重推出。该剧堪称国内第一部全面描写少数民族宗教领袖人物的电视剧,
通过格达活佛的生平活动,反映了西藏近半个世纪的历史风云变幻,印证了西藏和祖国唇齿相依、荣辱与共的史实。
《格达活佛》取材于五世格达活佛经历的真实历史事件,讲述了著名爱国人士、中国共产党的忠实朋友格达活佛在支持红军北上抗日和解放军进军西藏过程中,为了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而不懈努力、慷慨赴难的动人故事,其中涉及大量宗教、政治活动,为观众勾勒出一位藏传佛教领袖全面而真实的生活面貌。
《格达活佛》在川西的藏族地区和西藏拉萨等六地取景,囊括了我国西部地区数不胜数的壮丽美景,观众观看这部剧时,可以看到大量藏族人民的生活实况,包括居住饮食、婚丧嫁娶等,领略到藏族地区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领导创作小组的专家给予这部剧高度评价,认为该剧主题鲜明,历史跨度大,人物塑造丰满,情节生动曲折感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强,是一部优秀的爱国主义影视作品。
《格达活佛》由曾执导过《雪震》和《拉萨往事》等西藏题材电视剧的导演杨韬执导,多布杰、扎西顿珠、洛桑群培、朗杰央宗等藏族演员在剧中的表演,都充满了艺术震撼力。此外,这部剧的汉族演员几乎囊括了王伍福、王霙、孔祥玉、穆怀虎、张再新、卢奇等国内知名的特型演员。
看点一:朱德与格达情谊长 据编剧之一险峰介绍,剧中格达活佛从开始对红军的不信任到慢慢认识再到最后爱上红军,他号召藏民从自己嘴里挤出吃的、身上省下穿的给红军,这个被感化的过程也是朱德人格魅力展现的过程。朱德与格达活佛建立友谊这一段的铺垫上就写了五六集,非常真实,是与其他同类题材剧不太一样的地方。
看点二:“主旋律”叫好也要叫座 险峰称:“当初我们有10天的时间在甘孜采风和体验生活,到过格达纪念馆,采访过格达所在寺庙现在还健在的老人以及六世格达活佛,调阅了大量文字资料。当时在写朱德赠送红军帽那场戏时可以用激情澎湃来形容。最让我们感动的是格达活佛让自己的妹妹嫁给一个伤病红军战士来保护他这段故事。”
虽然这部剧是主旋律电视剧,但在导演黄韬的鼓励下,编剧摆脱了操作主旋律题材的思想包袱,在坚持纪实风格的基础上,剧情也涉及了浪漫的爱情故事和女土司的故事,引人入胜。
看点三:“活佛”非多布吉莫属 多布吉因为主演电影《可可西里》而一跃跻身为在国内外颇有影响的藏族演员。当初《格达活佛》的创作十分紧张,剧本还没有写出来,演员就基本定了下来。因为多布吉当时正走红,所以刚开始,导演等人就把眼光盯在了他身上。《可可西里》里多布吉的表演可谓达到了完美状态,所以剧组上上下下公认,“演格达活佛非多布吉莫属。”(记者朱波)
【剧情】 格达活佛1902年出生于甘孜县白利乡德西底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7岁被认定为甘孜白利喇嘛寺活佛,后赴拉萨甘丹寺学习,取得格西学位(藏传佛教最高学位等级)。在红军北上抗日经过甘孜地区时,格达活佛逐步为红军的民族、宗教政策所打动,认定红军是一支能够解放劳动人民、使劳苦大众获得幸福的军队,从而倾其所能为红军筹款筹粮,并担任中华苏维埃博巴政府副主席,与朱德总司令结下深厚友谊。在红军离开甘孜地区后,格达活佛又收留大量红军伤病员,护送他们重新踏上北上抗日的道路。1950年,格达活佛为西藏和平解放主动请缨,不顾个人安危前往拉萨斡旋,不幸在昌都被分裂势力毒害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