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莲社 》》佛学论坛 》》欢迎您!

首页 » 〖 地藏莲社 〗 » 卍 佛门法讯 卍 » [分享]万里长江第一塔——安庆振风塔(迎江禅寺)
西楠 - 2010-7-27 18:06:00


安庆振风塔。

又名万佛塔,建于明隆庆四年(1570),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塔高82.74米,仅次于高84米的河北保定开元寺塔,在全国108座砖石结构的宝塔中居第二名。

民间关于振风塔的传说很多,其中一则这样说:每年中秋佳节,皓月当空之时,江中涌现出很多塔影,拱卫在映入江中的振风塔影两旁——这是长江两岸所有大小宝塔来向塔王——振风塔作一年一度的朝拜。优美的传说给巍峨的古塔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引人遐思。

振风塔七层八角,内共有168级台阶。塔的底层供奉一尊5米高的西方极乐世界接引阿弥陀佛;二层供弥勒佛;三层供五方佛;四层以上有浮雕佛像600多个;塔的第六层有一根直径约1米左右的塔杆直通塔顶。塔顶为八方体“须弥座”,上接半圆形“覆钵”和5个铁球(佛家称为‘相轮’)、一个葫芦“宝瓶”。用铜轴串在一起,构成塔刹。浑厚的塔身衬托着造型优美的塔刹,巍然高耸,直入云霄。

学佛人却有禁忌,说“不可随意登宝塔,因为层层踏菩萨”。因此我还是16岁学佛前去登塔的,至今只好远观了……

安庆迎江寺

  位于安庆市东门,濒临长江,占地3万余平方米,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明光宗曾亲书匾额“护国永昌禅寺”,清顺治七年(1650年)敕改“迎江禅寺”乾隆帝赐“善狮子吼”额,光绪八年(1882年)题匾 “迎江寺”,慈禧太后赐额“妙明圆镜”。
  迎江寺大门上方书有“迎江寺”三字匾额,门两边各置铁锚一个,重约3吨,这是该寺有别于其他寺庙的独特之处。据民间传说,安庆地形如 船,塔为桅杆,若不以锚镇固,安庆城将随江东去,故而设之。寺内建筑,以四进殿堂及一塔为主体。
  一进天王殿,殿高10.4米,面积约300平方米。正中坐一尊袒胸露腹、张口憨笑的弥勒佛像,背后站韦驮像,面对释迦牟尼佛。殿两侧分列“四 大天王”,各高3米余,气势威严。
  二进大雄宝殿,高17.72米,面积409平方米。殿内三尊大佛,居中是娑婆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佛,东西两侧为消灾延寿药顺佛和阿弥陀佛。殿 后骑狮的为文殊菩萨,骑象的为普贤菩萨。两厢佛台上供降龙、伏虎等十八罗汉塑像,姿态各异,造型生动。
  三进毗卢殿,脊高17.7米,面积约580平方米。殿内中间供奉的是毗卢佛,左边是大梵天王,右边是帝释天神。毗卢佛背后的悬壁上塑的是高 达10多米的海岛,岛上有《华严经》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等一百多个人物塑像,海岛下塑有“四海龙王朝观音”,整个塑像精美逼真。
  四进藏经楼,楼高16.2米,面积981平方米,分上、中、下三层。楼上藏有佛经万余卷,还有《妙法莲花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附《心经》, 保存完好。这部经书迄今有500余年历史,经书中还有多幅佛像和普渡众生像。楼下为法堂,供讲经说法和重大宗教活动之用。中层是西方三圣像。
  振风塔矗立寺中,建于明隆庆四年(1570年),原名“万佛塔”,是长江流域少见的迎江七级浮图。远看如同一直立的圆锥体,挺拔秀丽,气势雄伟;近看由砖石砌成的楼阁式建筑,嵌空玲珑,庄重华美。该塔七层八角,内共有168级台阶,每层有石栏环卫。塔中心为八角瓜皮顶空厅。 塔门布局多变,游人登上二层以后往往入而碰壁,不得其门而上,因此人声笑语不绝,一旦得门而上,则又勃然而悟,其乐无穷。每层檐角发戗, 戗下系铜铃,随风作响。

     此外迎江寺还有宜园(放生池)、大士阁、慈云阁、迎江楼等建筑,结构崇宏辉煌。寺内还有素菜馆,精制各种素菜400余种,风味独持,游人至此可一饱口福。  

简单就是佛法 - 2010-7-27 18:06:00
崇宏辉煌。
净如 - 2010-7-27 18:06:00



净如 - 2010-7-27 18:06:00



净如 - 2010-7-27 18:06:00


西楠 - 2010-7-27 18:06:00
赞叹净如师兄的弘法功德![em19][em1]
1
查看完整版本: [分享]万里长江第一塔——安庆振风塔(迎江禅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