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莲社 》》佛学论坛 》》欢迎您!
首页
»
〖 地藏莲社 〗
»
卍 佛门法讯 卍
»
[推荐]南海八千路,辽东第一山——鞍山千山.香岩寺
西楠 - 2010-7-27 18:06:00
“南海八千路,辽东第一山”此楹联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启功先生亲笔题写。它出自明代大诗人张鏊的《游祖越寺》一诗中的两句,其意是说作者游历了祖国的山山水水,遍访了名山大川,发现千山是辽东半岛上自然景观最秀美多姿,人文景观最丰富多彩的一座名山。
2005101021251924.jpg
(124.70 K)
2010-7-27 18:15:12
有“东北明珠”之称的千山,位于辽宁省鞍山市东南17公里。总面积44平方公里,是长白山的支脉,大致分为北、中、南、西四沟。北沟山高峡多涧深,峰陡路险,名胜古迹多。中、西两沟较宽敞,山高大,易攀登。南沟奇峰异石迭起、悬崖陡壁,峰岭峥嵘万状。千山有“无峰不奇,无石不峭,无寺不古”之誉,自古以来亦是辽东名胜。
千山得名有三:最初叫千华山,是千山和华表山并凑在一起而得名;后来叫千朵莲花山,是根据峰峦层迭环抱犹如荷花浮水而得名;相传原先999个山峰,当地居民人工造筑一峰,以足千数,最后得名千山。
千山不仅有秀美的自然景观,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千山庙宇始建于唐朝,盛建于明清。千山共有名胜古迹、景点300余处。有五寺、八观、九宫、十二茅庵,共计34座。还有“一线天”、“天上天”、“夹扁石”等主要风景点164处。五寺是指大安、龙泉、祖越、中会、香岩寺,合称为五大禅林。八观是指无量观、慈祥观、青云观、合称为三大道院,加上玄真观、元通观、风朝观、三清观、武圣观。九宫是指太和宫、斗母宫、圣仙宫、圣清宫、东极宫、朝阳宫、五龙宫、西海宫、太安宫。十二茅庵是指流金庵、南泉庵、木鱼庵、洪谷庵、皇姑庵、伴云庵、小皇庵、西明庵、双龙庵、龙泉庵、观音庵、石龙庵。自古以来,风景秀丽的千山,吸引了无数游客。许多官宦、学者、名流慕名接踵而来,他们面对奇峰古刹,振衣述怀,吟诗作赋,为千山留下了大量的诗篇。明、清、民国三个历史时期描写千山的诗就有1600余首。
仙人台
俗云:“庙高不过五佛顶,山高不过仙人台”。仙人台在千山东南,为千山第一高峰,海拔708米,在大安、中会、香岩寺之间,由香岩夺东北盘旋数里即可到达顶峰。绝顶有峭石向北伸出,高约20米,状如鹅头,三面深涧,只鹅东壁原有石栏木梯可登至鹅头峰。从鹅头崖东望,正面有浮雕菩萨一尊,北面篆刻清光绪时余景涛题“仙人台”三字。峭石下一平麓如砥,长30余米,宽约4米,周围设有铁栏。凭栏远眺,千山奇秀、辽河大平原,尽收眼底,晴天可远望营口渤海湾,钢都鞍山,不时有白云从身边掠过,使人有飘然如登仙境;每当东方欲晓,登仙人台观看日,松霞相映,堪称奇观。
五佛顶
五佛顶,在千山西北部,是千山第二高峰,由龙泉寺缘山路西行3公里,到达五佛顶南绝壁下的普安观,这是千山最高的庙宇,旁边有清泉,可供游人饮茶。再由普安观东上,缘峭壁石蹬,攀至五佛顶山巅。山顶立石佛五尊,故名五佛顶。登临峰顶,头上青天,脚下白云,西望闾山之颠,北瞰辽阳塔影,沈阳、鞍山历历在目,使人心旷神怡。
无量观
无量观,又称老观或无梁观,在千山东北部。清康熙六年(1667年)道士刘大琳开始营建。后经重修和改建,成为现在的规模。它是千山八大道观中最大的庙宇。观内主要建筑有观音殿、老君殿、三官庙、大仙堂等。观前有玲珑塔、葛公塔和聚仙台等,塔影山色,素称千山名胜。观右有著名的西阁,依岩筑屋,夹护于山林之中,以幽静见称。整个道观建筑宏伟壮丽,布局巧妙得体,名胜古迹颇多,山峦重叠,别有风格。无量观上面,西有罗汉洞,北有玉皇阁、振衣岗,东北有观音阁、三十三天、八步紧等名胜。
龙泉寺
龙泉寺,在千山北沟中部,东距无量观约1.5公里,立于群峰环抱中,地势宽阔,建筑宏伟,是千山五大禅林中现存最大的佛寺。该寺始建于唐代,金元时期规模还小,明代大兴土木,建筑较多,后来重修仍保持明代风格。该寺半依峭壁,半筑短垣,坐落在幽壑丛林之中。寺内现存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天王殿、韦驮殿、毗卢殿、龙王庙、藏经阁。寺中神像造型、雕刻精巧,栩栩如生。寺后有清泉一处,常年流水潺潺,相传是“龙诞水”,又由于山水下流弯曲似龙,因此得名龙泉寺。寿后山坳有后阁,是明嘉庆年间和尚刘宾创建。寺周围有松门塔影、瓶峰晨翠、螺峰月夜、黾石朝日、狮口钟声等16景,在千山风景区中亦久负盛名。清人王尔烈曾吟诗赞叹龙泉寺胜景:“一千峰呈烟霞胜,十六景中图画存”。
大安寺
大安寺,五大禅林之一,是千山最古的庙宇,位于千山东南部,建于唐代。原建筑在嘉庆年间失火烧毁,现存有释迦、韦驮两殿。依山筑庙,庙前开阔宽敞,左右悬崖陡峭。寺西有通明、金刚二山,雄拔耸峭,状若屏障。
香岩寺
香岩寺,在千山南部,是五大禅林之一。建于唐代,明清都有扩建。寺建于双崖夹护之间,前有将军峰,左有锦绣坡,右为仙人晴,寺宇分前后正殿和左右配殿。殿宇壮丽辉煌,彩画秀丽,木工艺术很高,是辽宁罕见建筑。香岩寺四周尚有名胜多处,后有仙人台,旁有金代砖塔。在后殿庭院中有古老的盘龙松。由于寺建山上阳坡,山花很多,春夏花开满山,香气扑鼻,故曰香岩寺。
2005101021452394.jpg
(62.75 K)
2010-7-27 18:15:12
中会寺
中会寺,五大禅林之一,寺建于山腰,分上下两部分,四周多果树。寺内建筑分正殿、前殿、禅堂、水亭、后阁等。寺内原存碑刻十一方,现存二方。寺后有犀牛望月峰,形如牛首;寺前山势重叠有如层楼,名曰海市蜃楼;寺西一峰螺旋峰;寺东一峰,山颠有塔,远望如瓶,名曰净瓶峰。明人诗中的“花香浮塔院,霞影落立岑。杳杳钟声动,遥峰护碧林”。就是咏中会寺胜境。
越祖寺
越祖寺,在无量观西阁之下,五大禅林之一。现存大殿三间,寺宇背靠摩崖,刻有“独镇群岳”。在祖越寺和无量观周围有24景。其中八步紧有石阶八蹬,仅容一人纳足,循石磴匍匐而上,越七步紧、夹扁石,即可一步登天。此处,别有一番胜境。
玉佛苑
玉佛苑,座落在中国辽宁省鞍山市城区东山风景区内,是去往千山的途中景点,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玉佛苑营殿主体建筑高33米,宽66米,纵深58米,红墙碧瓦,气势恢宏。创造了园林和古今建筑史上一大奇观。殿内有260多吨的“玉石王”雕刻的玉佛,玉佛正面为高5.2米的释迦牟尼佛,背面为渡海观音,堪称世界玉佛之最。这座宏伟的建筑群经过2年零6个月的建设,于1996年9月3日正式对外开放。
玉石王是在公元1960年,中国“玉乡”辽宁省岫岩县发现的。高7.95米,宽6.88米,厚4.1米,重260.76吨。整块玉石集赤、橙、黄、绿、青、蓝、紫为一体,色彩斑斓,润泽明丽,属于特种玉料,堪称稀世珍宝。当时,周恩来总理曾明确指示,一定要妥善保护好玉石王。
1992年11月,鞍山市政府决定动用现代化装备,经过8个日日夜夜,跋山涉水、历尽艰辛,终于将玉石运抵鞍山市内。又经过18个月的精雕细刻,将当今世界最大的玉石雕刻成世界第一玉佛,充分体现了玉文化、佛教文化的精华,令海内外游人称奇叫绝。
一线天
卧虎峰下的一线天,罅缝长32米,宽不满一米,深10余米,仰首而望,两侧悬崖凌空,中间蓝天一线,景色十分壮观。位于鹦鹉洞北山峰南侧的一字天,长30余米,最宽处为0.7米,最窄处仅为0.4米,为蹬无量观的七重天,九重天的必经之路。另外还有夹扁石和一步蹬天等,另人叹为观止。
弥勒大佛
在千山众多的奇峰中,最为奇特的是千山大佛。1993年发现的这尊形象逼真,由整座山峰形成的天然弥勒佛,可与乐山大佛相媲美。 千山弥勒大佛(石佛)位于千山风景区北部,是自然造化的全国特大石佛之一。为中国三大巨佛之一。 大佛景区闻名中外的千山弥勒大佛被誉为自然遗产,世界奇观。使千山很有可能成为中国第五大佛教圣地,并定于每年6月9日为大佛节。
佛像依山而坐,貌似弥勒,形象逼真,神态可掬,栩栩如生,端坐于千朵莲花山之中,为千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大佛身高70米,肩宽46米,头高9。9米,头宽11。8米,耳长4。8米,五官清晰、四肢俱全。大佛基手五指分开,自然地放在膝盖上,右手握拳压在腿上。大佛坐东面西,胸前还隐约挂有佛珠,身上有天然山洞形成的佛脐。
弥勒殿有赵朴初题“瑜伽师地性转入识成四智,现观庄严明离两边化三身”
(译文)弥勒以其极高的悟性已转变具有四智(成所作智、大圆境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的大悟大彻之人庙貌庄严,弥勒为度化世人常以三种化身现于人间,护国佑民。
“四大本无情随循环桃红柳绿翻新世界,天王原有道护国土拥邪辅正镇定乾坤”
(译文)四大本无,随境循环,桃红柳绿,翻新世界(自然景观变迁),四大天王各有自己的本领保护佛国的土地,摧毁邪恶,伸张正义,护侍佛国的戒律。
“造化钟灵此处青山成弥勒,生民向善十方信士献心香”
(译文)风景秀丽且汇聚了天地之灵气的一座山峰经亿万上的冰川漂沥和大自然的作用力形成了一尊栩栩如生的弥勒佛。采自四百八方的善男信女怀着一颗颗虔诚、向善的心 情纷纷前来烧香膜拜弥勒佛。
《龙华三会》 韩兆沛 “百劫而还问世人可知解脱,千山在抱惟弥勒有此襟怀”
(译文)经过了众多痛苦和磨难世人是否可以从中得以启迪。能把千朵莲花山拥在怀中的只有弥勒有这样的胸怀。
“云护钟灵气,松留太古音” 此楹联由鞍山市原宣传部副部长王廷风所题写,其意是说千山的古建筑群汇聚了天地间的灵异秀美之气,处于片片的祥云缭绕之中,千山地域辽阔,其中森林面积44公颂,山风吹动松树,就好象大海的波涛声响彻云霄,从太古时期一直在回响。
“**常转心如明月月如心,千华重光我梦名山山梦我”佛家的思想就像**一样不停的转动来启迪人们心静如月。千朵莲花的佛光犹如(浙江)雪逗寺的佛光一样魂牵梦系。
2005101021422694.jpg
(51.31 K)
2010-7-27 18:15:12
简单就是佛法 - 2010-7-27 18:06:00
人文景观最丰富多彩的一座名山
1
查看完整版本:
[推荐]南海八千路,辽东第一山——鞍山千山.香岩寺
Powered by
Discuz!NT
Archiver 3.9.913 2001-202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