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莲社 》》佛学论坛 》》欢迎您!

首页 » 〖 地藏莲社 〗 » 卍 佛门法讯 卍 » 自驾潭柘寺
蓝天 - 2010-7-27 18:06:00
潭柘寺介绍
  
  位于北京门头沟区的宝珠峰山坳,距北京城40多公里,始建于晋代,是北京地区历史最久远的寺庙,民间有“先有潭柘寺,后建燕京城”一说。因寺院后有龙潭,前有柘树,故得名潭柘寺。
  
  寺院依山而建,殿宇宏伟,建筑格局分为东、西、中三路。中路建筑金碧辉煌,有牌楼、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毗卢阁。大雄宝殿大脊两端的碧绿琉璃鸱吻高2.9米,是北京市古建筑中最好最大的一对鸱吻。毗卢阁是中路的最高建筑,阁前植有腊梅、探春、二乔、玉兰等名贵花木,阁前的一株紫玉兰已有200多年的树龄,是华北地区最大的一株玉兰,每年初春时节,是赏玉兰的大好时机,另有两棵银杏树曾被乾隆帝“御封”为“帝王树”和“配王树”。东路是一组庭院式建筑,碧瓦朱栏,幽雅别致,有方丈院和清代皇帝的行宫。西路建筑庄严肃穆,有戒坛、观音殿等。

  潭柘寺始建于西晋,至今已有近1700年的历史,是北京地区最早修建的一座佛教寺庙,在北京民间有“先有潭柘,后有幽州”的谚语。潭柘寺在晋代时名叫嘉福寺,唐代时改称龙泉寺,金代御赐寺名为大万寿寺,在明代又先后恢复了龙泉寺和嘉福寺的旧称,清代康熙皇帝赐名为岫云寺,但因其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故而民间一直称其“潭柘寺”。

  潭柘寺规模宏大,寺内占地2.5公顷,寺外占地11.2公顷,再加上周围由潭柘寺所管辖的森林和山场,总面积达121公顷以上。殿堂随山势高低而建,错落有致。北京城里的故宫有房9999间半,潭柘寺在鼎盛时期的清代有房999间半,俨然是故宫的缩影,据说明朝初年修建紫禁城时,就是仿照潭柘寺而建成的。解放初期将部分年久失修的殿堂拆除,并新建了一些房舍,现潭柘寺共有房舍943间,其中古建殿堂638间,建筑保持着明清时期的风貌,是北京郊区最大的一处寺庙古建筑群。整个建筑群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建筑的美学原则,以一条中轴线纵贯当中,左右两侧基本对称,使整个建筑群显得规矩、严整、主次分明、层次清晰。其建筑形式有殿、堂、阁、斋、轩、亭、楼、坛等,多种多样。寺外有上下塔院、东西观音洞、安乐延寿堂、龙潭等众多的建筑和景点,宛如捧月的众星,散布其间,组成了一个方圆数里,景点众多,形式多样,情趣各异的旅游名胜景区。潭柘寺不但人文景观丰富,而且自然景观也十分优美,春夏秋冬各自有景,晨午晚夜情趣各异,早在清代“潭柘十景”就已经名扬京华。
1
查看完整版本: 自驾潭柘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