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莲社 》》佛学论坛 》》欢迎您!
首页
»
〖 地藏莲社 〗
»
卍 佛学交流 卍
释迦牟尼佛说:经常行善的人,他已经躲过了很多的灾祸
(0 篇回复)
你有事,家里人或长辈,帮你平事,这叫天德;兄弟姐妹出手帮忙,这叫月德;
(0 篇回复)
我本求心不求佛,我如果是一个真正修行人,当然要好好地了解这颗心,不要去求这个佛
(0 篇回复)
无法反驳这段话:“一个人有没有福报,看他怎么过世就知道了。不管你儿女多孝顺
(0 篇回复)
佛法是讲因果的,所以非常重视愿力。这个愿力是创造因果的原动力
(0 篇回复)
曾仕强曾说:“无论谁帮了你,一定要给他送礼,不收,也要送
(0 篇回复)
人各有命,不得不信!
(0 篇回复)
人,一定要悟透自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0 篇回复)
人算结果,天算因果
(0 篇回复)
弘一法师告诫后人:“人有千面,心有千变,知道的不要全说,听到的不
(0 篇回复)
恩师说:一生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0 篇回复)
我们每个人都是在爱恨之中成长的,爱是有情的,恨是无情的
(0 篇回复)
王志文有一句台词:“父无能,儿受罪,儿无才,父低头,要么你能吃
(0 篇回复)
人生最高的境界是这6个字:修聋,修哑,修瞎!
(0 篇回复)
转凡成圣的关键在哪里?关键在哪里?凡夫见相为实;圣人见相为虚
(0 篇回复)
刘慈欣说:“真正成大事的人,从不轻易救人,而是习惯性见死不救
(0 篇回复)
日行三善,你的福报会越来越大。第一,言善,看世间万物,心存善念
(0 篇回复)
人生后半场,最好的状态,心静,物简,愉悦常伴
(0 篇回复)
真正有修为的人,都是安静的。静的极致是通透。静而不争,静而不乱,静而不语
(0 篇回复)
弘一法师说:“有福之人,必有情劫;劫后余生,福泽方深。”
(0 篇回复)
值得父母深思的一段话:“做父母的一定要记住,不管自己的孩子有多不争气
(0 篇回复)
“一念不起,则正念乃生,此为真意。”
(0 篇回复)
长期宅在家里,能量不流通,整个生命状态是相对封闭的,如果你
(0 篇回复)
王树国说:“现实社会从不怜悯可怜之人,不要把自己的事业,寄托于别人的帮助之上
(0 篇回复)
告诉你一个秘密:其实这个世界只有你一个人。你在,世界就在;你没
(0 篇回复)
非常经典的一段话:“一辈子都在省着,攒着,不论多抠
(0 篇回复)
稻盛和夫说:“爷爷不努力,爸爸就会很辛苦;爸爸不努力
(0 篇回复)
胜过别人并不算什么高贵,真正的高贵是胜过自己。花点时间,带着光
(0 篇回复)
心静,才是顶级的养生
(0 篇回复)
“好事占尽,家败人亡”:不管你多落魄,也要拒绝他人频繁的帮助
(0 篇回复)
弘一法师:千万不要去管任何人包括你的亲人
(0 篇回复)
人到晚年,就要过低欲生活
(0 篇回复)
无求,你无所求,你的妄想怎么会跑出来;无着,你不执着,本来就没有了
(0 篇回复)
学佛不是为了让你出家,而是能让你更好地照顾好家;也不是让你烧香拜佛
(0 篇回复)
众生是占有叫做快乐,佛法刚好相反,要施舍才叫做快乐
(0 篇回复)
一段非常通透的话:“日出日落,就是一天,寒来暑往,便是一年。一生很长,
(0 篇回复)
真正有福报的人,言缓性柔。一个人的福气不在庙堂高香,而在你低头看路时的温柔
(0 篇回复)
人生如孤舟渡海,唯有自渡,方能行远
(0 篇回复)
无知的人造苦果:有智慧的人造善果。是不是? 所以说:我是自己行为的结果
(0 篇回复)
想想看,争辩会有什么结果?争不过别人,只会徒增烦恼,即便争赢了又如何?
(0 篇回复)
弘一法师劝诫世人:“上船不思岸上人,下船不提船上事,
(0 篇回复)
我们在修行当中,为什么会没有定力?因为念头被外境所转
(0 篇回复)
有人说,深夜睡不着的人,要么心里有故事,要么心里有故人
(0 篇回复)
所有的内耗,都是对人性的无知
(0 篇回复)
所有觉醒背后,其实都靠苦熬
(0 篇回复)
老祖宗留下9句话,看清人性,说透人生
(0 篇回复)
醍醐灌顶的一段话:“人不要太贪了,万不可追求圆满。所谓人旺财不旺,财旺人不旺
(0 篇回复)
只教你善良,却不叫人自保,本身就是一种恶。现实社会哪有那么多童话?
(0 篇回复)
一段让人瞬间清醒的话:“老鼠不会认为自己吃的东西是偷来的
(0 篇回复)
一味地忍让和后退是换不来尊重的,只会成为别人不断挑衅和试探的理由
(0 篇回复)
«
2
3
4
5
6
7
8
9
»
查看完整版本:
卍 佛学交流 卍
Powered by
Discuz!NT
Archiver 3.9.913 2001-202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