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莲社 》》佛学论坛 》》欢迎您!

首页 » 〖 地藏莲社 〗 » 卍 佛学交流 卍
  1. 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0 篇回复)
  2. 学佛法 就要在实际中去做 否则 只在口头上说 没有任何意义   (0 篇回复)
  3. 莫待老来方念佛,孤坟多是少年人。莫待苦时方念佛   (0 篇回复)
  4. 我们所行是善业和恶业的关键在于其心清净与否   (0 篇回复)
  5. 在寺院里常见到众多居士大把大把地 整箱整箱地烧香   (0 篇回复)
  6. 佛不是神,也不是真理的创造者,而是真理的发现者   (0 篇回复)
  7. 如何正规而又如法地供请佛像   (0 篇回复)
  8. 人生在世,莫待老来方学道,试看那些孤坟,尽是少年人   (0 篇回复)
  9. 人身最可贵,容易修道、容易学佛法、容易觉悟、容易解脱   (0 篇回复)
  10. 佛法(世俗谛)都会经历三个阶段:正法、像法和末法   (0 篇回复)
  11. 良师教导,可以避免很多险途,而且还会少走很多弯路   (0 篇回复)
  12. 生命究竟从何处来?又将往何处去呢?   (0 篇回复)
  13. 每个人都以为一定会见到明天的太阳,却不知无常就在身边   (0 篇回复)
  14. 听佛的话,酒是无明药,酒是毒,沾一点酒在口里不可   (0 篇回复)
  15. 西方极乐世界之教主。又作阿弥多佛、阿弭跢佛。略称弥陀   (0 篇回复)
  16. 人生,在奔忙与劳碌中得以生存并充实快乐 在此期间   (0 篇回复)
  17. 供灯的过程中 发心非常重要 没有真诚心 很少能积累资粮   (0 篇回复)
  18. 没有正确的知见,否则无论学佛多少年都终将竹篮打水一...   (0 篇回复)
  19. 出家僧人应有三种责任   (0 篇回复)
  20. 要明白的是,做什么供养,都要明白这样做的意义什么   (0 篇回复)
  21. 当前和今后相当佛教最重要的工作才,第一是培养人   (0 篇回复)
  22. 问:做经忏佛事众生能不能得利益   (0 篇回复)
  23. 一切菩萨成就佛法,皆由善知识力,以善知识而为根本   (0 篇回复)
  24. 远离一切恶伴友,依止殊胜善知识   (0 篇回复)
  25. 《涅槃经》上讲:实是佛说 谤为魔说 实是魔说 以为佛说   (0 篇回复)
  26. 供奉什么出家人才有福报呢 记载的五种僧人   (0 篇回复)
  27. 什么是「僧宝」?世尊开示说,僧宝也有三个层次   (0 篇回复)
  28. 善知识没有固定的界限,善知识不局限于出家众   (0 篇回复)
  29. 因亲近恶友,认为无涅槃之法,起否定因果之邪念   (0 篇回复)
  30. 修持净戒,若持是经而毁净戒,是魔眷属,非我弟子   (0 篇回复)
  31. 学佛的目的是什么   (0 篇回复)
  32. 佛教节日   (0 篇回复)
  33. 问:弥陀摄生三愿是什么   (0 篇回复)
  34. 人是从挫折当中去奋进,从怀念中向往未来,从疾病   (0 篇回复)
  35. 人的成熟不是年龄,而是心态。心的成熟不是遇事的多少   (0 篇回复)
  36. 如果,你要享受清欢,唯一的方法是,守住自己小小的天地   (0 篇回复)
  37. 随缘就自在,攀缘就烦恼。攀缘是什么?我一定要这样   (0 篇回复)
  38. 漫长的光阴里,你不会只走过一个人的生命,也不会只有   (0 篇回复)
  39. 一个人的觉醒,1%靠别人提醒,99%靠千刀万剐   (0 篇回复)
  40. 在信仰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你要感恩的人   (0 篇回复)
  41. 愤怒使人暴躁,烦闷使人抑郁,愤怒与烦闷会摧残人的精力   (0 篇回复)
  42. 若功夫得力,须臾间可以成佛   (0 篇回复)
  43. 凡有心者皆堪作佛   (0 篇回复)
  44. 末法时期如何如理如法修行集锦 上册 序 目录   (0 篇回复)
  45. 醒 悟 明 灯(佛教入门必读)   (0 篇回复)
  46. 不要去羡慕别人的生活,即使那个人看起来快乐富足   (0 篇回复)
  47. 知足,我这个人,我非常知足,我非常,非常的知足   (0 篇回复)
  48. 度很多众生,事实上是没有所谓的众生可度,我也不觉   (0 篇回复)
  49. 恩师说:这个人我喜欢他,那个人我讨厌他   (0 篇回复)
  50. 善良的人不喜欢斗,大气的人不喜欢争,低调的人不喜欢比   (0 篇回复)
«8586878889909192
查看完整版本: 卍 佛学交流 卍